你有肚腩嗎?要知道攝取過多糖分、蛋白質攝取不足、飲太多酒都會容易有肚腩問題,增加患上高血壓、心臟病等風險。今次推介4大方法助擺脫中央肥胖。
中央肥胖定義
女性:腰圍≧80cm,約32吋或以上
男性:腰圍≧90cm,約36吋或以上
增加罹病風險
過分肥胖會加重身體各器官的工作量,導致容易患上高血壓、心臟病、中風、糖尿病、腰酸背痛、睡眠窒息症、膽石、疝氣(小腸氣) 、關節炎等疾病。
「肥肚」形成的5大成因
1、攝取過多糖分
在一項為期10週的對照研究中,超重和肥胖的人,攝入了從含果糖飲品中攝取了25%的卡路里,他們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了,而腹部脂肪也增加了。
2、飲太多酒精
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有研究表明,酒精可抑制脂肪燃燒,酒精中過量的卡路里部分會作為腹部脂肪儲存。。
另外,歐洲營養雜誌一篇研究指出,較每天喝酒少於三杯的男性,每天喝酒超過三杯的,其多了80%腹部脂肪。
3、攝取過多反式脂肪
反式脂肪已被證明會引起炎症,這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,心臟病等疾病。另外,在為期6年的動物研究中,與餵食了8%的不飽和脂肪飲食的猴子相比,餵食了8%的反式脂肪飲食的猴子的體重增加,腹部脂肪增加了33%。
4、運動少
一項研究還表明,不運動有助於減肥後體重反彈。研究人員指,減肥後進行有氧運動1年的人能夠防止腹部脂肪恢復,而不運動的人腹部脂肪增加25-38%。
另外,美國醫學雜誌一篇研究指,男性和女性的運動量少,其體重和腹圍明顯增加。
5、蛋白質攝取不足
長期蛋白質攝入量低,可能會增加腹部脂肪。因高蛋白飲食會使人有飽腹感,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,減少腹部脂肪的形成。
另外,刊登於醫學期刊《自然》的一篇動物研究發現,蛋白質攝入量較低時,會增加神經肽Y(NPY)的激素水平,導致食慾增加,促進腹部脂肪增加。
4招維持健康體重
1.避免進食過多肉類、高糖分及高熱量的食物
煎炸食品如炸薯條或薯片、春捲、油條等;含高脂肪肉類如午餐肉、肥豬肉、臘味、動物皮層等。還有含高糖分食品如糖果、朱古力、中西糕點、甜品、汽水、鋁箔包飲料、雪糕、蜜餞等。
2.烹調祕訣
醃製食物時少加糖、油和醬汁。採用蒸、滾、白灼代替煎炸。烹調肉類前切走肥肉,家禽類去皮及皮下脂肪。配合低熱量的蔬菜,以減低進食肉類的份量。
3.增加熱量消耗
定期進行適量運動能有效的減少脂肪的堆積,控制體重的效果更持久。
4.適量攝取不飽和脂肪
攝入熱量不變,適量攝取如單元不飽和脂肪(MUFA)。有研究顯示,高MUFA含量的飲食,能有效減輕體重。